Search


前幾天收到一位網友的來信, 詢問我是否願意南下協助處理他父母長年堆積的雜物? 與他詳談過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前幾天收到一位網友的來信, 詢問我是否願意南下協助處理他父母長年堆積的雜物? 與他詳談過後並且看到他附上的兩張照片, 我明白那已不是單純的不會收納所製造的混亂, 而是典型的『儲物症』(又稱囤積僻)!

他告訴我, 那個老家的客廳, 樓梯全都堆滿雜物, 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的家, 他已不願意回去! 而每次只要動念想要父母清理, 總會造成親子衝突, 從他的言談之中, 我能深刻體會他的無奈和無能為力, 因為我自己也曾與愛囤物的家人抗戰了八年, 那些年, 我逼迫自己去忽視那些讓我煩躁的物品, 接受家中就是有兩扇不方便開啟的房門. 但是那種處於亂七八糟環境的狀態真的讓我過的非常不開心, 那些年之中我試過很多方法與家人溝通, 從還沒做收納顧問前的威脅怒罵(完全沒用, 只會大吵), 到懂得挑對方心情好的時候以利誘之(有進展了), 一直到上個月動之以情的軟性勸說(很有效), 才終於清完了所有的東西, 也終於…我家沒有堆積雜物的房間了!

我把自己的經歷告訴這位網友, 並也建議他先試著用動之以情的方式再與父母聊看看, 因為要處理那堆雜物之前, 一定要先明白他們囤積的”因”! 而在沒有獲得物品主人的同意之前, 不能擅自丟掉他們的東西, 或是讓外人直接介入! (如:收納專家)因為… 強制的行為只會造成衝突和關係惡化, 也會讓當事者更沒安全感和焦慮, 要改變這一切的前提是 - 除非他們自己願意改變!

溝通的時機點也很重要, 例如: 家中將有新成員誕生 (可用孩子或孫子需要乾淨的生長環境, 小朋友想回去看長輩, 但堆積雜物的家很危險之類的說詞); 或者, 看到新聞中因堆積雜物所造成的意外(火災或被絆倒)順勢提醒囤物者; 再來, 如果囤積者開始生病了… (骯髒環境的確會讓人生病)也是個重要的好時機; 而囤積者心情很好的那一天也很適合聊聊

溝通過程中也要避免使用”丟”這個字, 先問問他們, 是否願意讓你協助”分類, 整理” 至少先清理出一個區域 (比方一個能好好坐下來的客廳), 而在進行的過程中, 一定會毫不意外的發現很多過期的食品, 壞掉的物品, 再順勢讓他們親眼看到囤積所造成的浪費, 進而同意丟棄, 漸進式的慢慢來, 不要操之過急! (不過這可能只適用於症狀還不嚴重的人)

《囤積解密》書中有提到, 囤積症行為主要具有四大特徵:難以丟棄、住處充滿雜物、過度獲取、缺乏自覺。

根據研究指出, 有『儲物症』的人約在30歲左右會開始顯現跡象, 到了50~60歲後情況會愈來愈嚴重, 如果你發現自己或家人開始出現下列行為, 就要當心了! 比方: 愈來愈多物品難以捨棄, 已毫無分類的推在一起不想整理; 雜物遍及桌面和地面, 已開始影響你的生活空間; 很愛拿取或撿外面還堪用的物品回家儲存; 對雜亂環境毫無感覺.

我那位親愛的家人雖然還沒到有『儲物症』的地步, 他當初只不過是不整理儲存N年的大量物品和老愛從外面撿東西回家堆在房裡! 但上述四大特徵他當時已佔了3.5項! 要不是我多年來漸進式整理和禁止他再拿東西回來, 我真不知道幾年後這個家會變成什麼樣?

最後要給家屬打打氣, 我們要接受一件事, 這世上的確是有很多人對居住環境的品質要求不高, 甚至對髒亂無感的, 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對方, 就只好改變自己的心境,或者離開那個會讓你鬱悶的環境, 給彼此一點空間和時間, 很多事情是會改善的, 但也許只是時機未到罷了! 共勉之~

補充: 『儲物症』(Compulsive hoarding) 在2013年DSM 5已被定義為精神科疾病. 在囤積大量物品的背後有許多複雜的原因, 若想進一步了解可參閱相關書籍. 如:《囤積解密》

#儲物症
#囤積僻


Tags:

About author
藝收納居家整理顧問創辦人、講師、 作家 中華心希望空間整理顧問協會理事長 一個已身著旗袍為品牌形象的專業整理師, 認為”整理”不是單純的家務事, 而是一種可以展現品味與優雅的藝術。 歷經十七年上班族生涯之後, 於三十五歲創業成為居家整理顧問, 至今已協助兩百多個家庭從混亂的生活環境中找回秩序。 同時也是全台第一位開辦整理師培訓課程, 輔導新人就業的整理顧問, 目前全台近半數的新進整理師都是她的學生, 更有來自香港、中國、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人參與她的線上課程。 ~藝收納整理顧問團隊~提供服務項目: * 到府整理收納教學 * 搬家後物品定位整理 * 省錢空間改造法諮詢 * 提供居家美化與布置建議 * 家具家飾添購建議與協助採買 * 搬家前或裝潢前空間評估諮詢 * 承接各大機構或企業講座 * 專業整理師培訓課程 線上回覆訊息與電話時間: 每週一至每週六 10:00~20:00 預約到府教學固定時段: 不分平假日上午10:00或下午13:00 每次預約最短至少需3小時, 最長不超過8小時 收費方式請見首頁 [搶先預訂] 的預約單內 著作: [走進陌生人的家] 連結: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06426 媒體採訪: 新聞: 華視新聞、三立新聞台 雜誌: 經貿透視雙周刊、漂亮家居雜誌專訪、理財週刊雜誌專訪 外交部光華雜誌社、大家健康雜誌 報紙: 中國時報平面專訪、聯合報採訪、全國兒童周刊專訪、國語日報 電視節目: 單身行不行、財經週日趴、大愛人文講堂 廣播節目: 夏韻芬的理財生活通節目專訪、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專訪、 中央廣播電台專訪、Bravo Radio專訪、飛碟電台專訪、 POP Radio 專訪、台灣廣播電台專訪、客家廣播電台105.9 專訪、 古典音樂台 [趨勢大未來] 節目的專訪、寶島聯播網專訪 其他: 遠見雜誌轉載新聞、門舞集舞蹈教室專訪、太報專訪、設計家 專業課程教學: 2017年11月~2018年2月 [第一期專業整理師培訓班] 共70位學生 2018年4月~2018年6月 [第二期專業整理師培訓班] 共79位學生 2018年9月~2018年11月 [第三期專業整理師培訓班] 共78位學生 2019年5月~2019年7月 [第四期專業整理師培訓班] 共52位學生 2020年8月~2020年9月 [第五期專業整理師培訓班] 共37位學生 2019年3月 [藝收納整理基礎概念課程初級班] 共101位學生 2019年4月 [藝收納空間實務運用課程中階班] 共32位學生 整理系列講座: 2018年4月~2018年6月 弘光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2018年7月~2018年8月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2019年01月中國溧陽婦聯會 [點亮未來家長微課堂五堂課] 2019年06月~2019年07月 彰化德雲國際整理六堂課 2019年11月 澎湖縣婦女福利發展中心 [澎湖縣婦女創業孵夢工場計畫] 2019年10月~12月 台北教師會福利研習 [居家整理的幸福人生工作坊] 2020年10月~2020年11月 桃園市婦女發展中心 [修復與重建二次單身女性服務方案] 演講與授課實績: 羅氏大藥廠, 長庚大學, 震怡文教基金會 , 北一女, 建國中學, 政治大學研究所, 統一企業台南總公司, 台北大橋扶輪社, 佛光大學, 台北市立圖書館, 有情們全省門市, 上海第三屆中國整理師大會, 勞動基金運用局, 新北校護研習, 維力食品公司, 兒福聯盟, 台灣賓士, ACER宏碁, 桃園市婦女發展中心, 新北地方法院, 萬芳醫院, Coach荷蘭商蔻馳皮件(股)公司台灣分公司,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, 台北市教師會...等 採訪連結文章與影片: 美女整理師 陪伴客戶「斷捨離」 https://video.udn.com/news/832123 囤物心理學:從整理空間,改善與家人的關係 https://50plus.cwgv.com.tw/articles/index/9472/1 經貿透視雙周刊專訪: 居家收納 專家到府服務 http://www.trademag.org.tw/content02.asp?id=707788&type=61&url=%2Findex%2Easp%3Fno%3D61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專訪_介紹整理師這份新興行業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rt.Professionalorganizer.tw/videos/878735972308427/ 瞞著老公找專業... 整理師教你十大收納撇步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2981756 夏韻芬的理財生活通專訪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rt.Professionalorganizer.tw/videos/869946603187364/ 「藝收納」居家整理顧問何安蒔: 整理是藝術,也是心靈治療!(理財周刊) http://www.moneyweekly.com.tw/Journal/article.aspx?UIDX=22278018880 不只斷捨離, 何安蒔整理你的心(中國時報)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90103000712-260115 療癒空間和心靈 居家整理顧問何安蒔:整理是一件優雅的事 https://www.taisounds.com/w/TaiSounds/figure_19092616335634453 【人文講堂】20210206 - 透過整理找到自己 - 何安蒔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AR1ezyTeDo
將整理藝術帶入每個需要協助的家庭
View all posts